作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而成的旅游演艺,已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业态,近年来,实景演出、主题乐园等旅游演艺迅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017年4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b显示, 2016年,旅游演出场次为5.29万场,票房收入34.04亿元,虽较2015年有所下降,但是以宋城系列、山水系列、印象系列为代表的旅游演出项目稳步增长,2016年收入增长超过10%,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旅游演艺业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萌芽阶段:我国的旅游演艺形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代表是陕西省歌舞剧院古典艺术剧团与1982年9月在西安推出的《仿唐乐舞》,它的出现让到西安参观秦兵马俑的国内外游客不再“白天看庙,晚上睡觉”。

发展阶段:随着华侨城旗下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于1995年7月推出的《中国百艺晚会》、世界之窗于1995年12月推出的《欧洲之夜》以及宋城景区于1997年3月推出的《宋城千古情》等旅游文化演艺节目陆续开始公演,我国旅游文化演艺行业逐渐步入了发展的时期。

繁荣阶段:2004年由著名导演梅帅元总策划制作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推出,掀起一场“印象”热潮,仅在2009年就演出了497场,观众达130万人,演出收入逾2.6亿元,成为国内文化产业成功运作的典范,此后一段时间内引发了国内大型实景演出以及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的热潮。

近年来,实景演出、主题乐园等旅游演艺业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投资200万元以上的旅游演艺项目达到300个以上。伴随着全国实景演出的蓬勃发展,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市场的优质资源将更为集中,品牌效应将进一步放大,两极分化现象会更明显,低劣的旅游演艺将会被市场淘汰;2、实景演出收益高,但仅仅是停留在演艺的层面,既没有行业标准,也没有更进一步产业业态的延伸。

2016年8月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的《实景演出服务规范》包括导则、演出管理、服务质量3项内容。其中,演出管理方面对演出设施设备、演出过程和演出质量考核评价提出了相关要求,服务质量方面主要对服务设施和服务过程提出具体要求。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全国旅游演艺行业国家标准的问题。

面对国家新出台政策及市场发展趋势,大型演艺公司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演艺产业业态的拓展,如武夷山的《印象大红袍》打造了音像制品、品牌茶、茶食品、文化衫、创意衍生产品等五大系列生产品,将其作为演出主营业务的拓展与延伸;宋城演艺也在进行生态圈布局,稳步推进打造演艺宋城、旅游宋城、网红宋城、IP宋城、科技宋城、国际宋城“六个宋城”的战略发展目标,构建以演艺为核心的跨媒体、跨区域泛娱乐生态圈。

除了产业业态上的延伸之外,旅游演艺业也要着眼于全球化视野,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一带一路”战略都是旅游演艺产业新的发展机遇和创意来源。“一带一路”连接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景观,差异化将赋予旅游演艺丰富多彩的题材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