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复古的乡村戏台、充满韵味的川剧高腔、来自大山里的歌谣川北薅草锣鼓……12月15日、16日,大型四川方言话剧《高腔》,将这些具有四川特色的文化元素,通过川籍实力演员们的精彩演绎,原汁原味搬上戏剧舞台,为德阳观众呈现了一出浓郁川北风味盛宴。

作为全国首部反映脱贫攻坚的多幕话剧,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出品的话剧《高腔》,经过紧张有序的排练,终于于12月15日来到德阳演艺中心剧场,面向观众进行联排。该剧根据著名作家马平的同名小说改编,以花田沟村在两年内摘掉贫困帽子为主线,以“牛米”两家贫困户的世代恩怨为贯穿全剧的主要矛盾,讲述了信仰坚定、勇于担当的下派干部,与帮扶干部一起,带领花田沟群众,克服种种困扰,向贫困宣战的动人故事。

为了回归话剧本真,让剧场艺术牢牢吸引观众,导演谢洪在排练《高腔》之初,就提出“坚持要尊重生命,要开掘任性,要排除杂念,不要怕土,不要怕太传统,要真正接地气。”在他看来,当今剧坛绝大多数话剧,都运用大量抽象写意的表现手法,运用戏曲的一些表现手法,追求艺术新颖的形式感、前卫和先锋的特色,但这对《高腔》并不合适。

“这个戏讲的是当今的农村和一群农民,怎样才能表现好农民,当然是用精确现实主义手法,情节、人物、语言、及舞美、音乐等一切手段,都要高度精准的还原一群下里巴人的草根生活。”在排练过程中,谢洪不断要求每位演员,“要用灵魂中全部的热情,去拥抱,去诠释角色,才能击中人心,才是真正的艺术魅力。只有这样,台上几十号土得掉渣的农民,才能闪耀出金子般的光芒,才可能让人的灵魂得到震撼。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话剧《高腔》中,既有夫妻之间相爱相守的承诺,也有家人之间相依为命的温暖,还有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感动,和村民之间齐心协力的振奋。最后,花田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牛米”两家化解多年恩怨住进了新修的房屋、村里新的桥梁正在修建当中、通往村外的“烂路”已经变身柏油马路……

除了剧情感人,《高腔》精美的舞台设计也得到了现场观众的认可:“剧中的老戏楼、老拱桥、老院子,在帮扶干部的带领下和村民的努力下,焕发了新的生机,展现了国家‘脱贫攻坚’宏大背景下农村的发展和命运。”该剧还成功塑造了“第一书记”丁从杰、农村新型女性米香兰、帮扶干部滕娜等典型人物形象。有观众点赞演员们的表演:“接地气,演得好!尤其他们的台词很多都是地方俚语、方言,很有亲切感,川味儿十足。”